撰稿:消化内科 郝婷婷 编发:宣传策划部 发布日期:2025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3月19日
食管与气管在人体中各司其职,共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。可当食管气管瘘出现时,这个“通道”却威胁生命安全。
近日,我院消化内科、麻醉科与骨科的紧密合作,成功为一位患者修补了这个“生命漏洞”。
患者是一名63岁的中老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男性,入院诊断为:食管恶性肿瘤(鳞癌 T1bN0M0 IB期);喉恶性肿瘤(鳞癌 cT1N2cM0 IVA期);双肺感染(I型呼吸衰竭);水电解质平衡紊乱(低氯低钠低钾血症);蛋白质-能量营养不良综合症等。患者2019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、2022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行食管癌根治术,术后给予放化疗及免疫治疗。这次入院时情况危急,频繁呛咳,肺部反复感染,由于食管和气管之间的异常瘘道,食物和分泌物不断进入气管,正常生活难以维持。消化内科诊治团队迅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,决定采用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来封堵瘘口。这一手术虽能精准解决瘘道问题,但对麻醉要求极高,手术部位特殊,瘘口的位置较高,气管插管稍有不慎就可能加重瘘口损伤,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。
第一时间迅速组织专家会诊,决定采用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封堵瘘口。手术难度极大,麻醉、精准定位和操作过程都布满荆棘,稍有差池,瘘口破损加剧,引发大出血、呼吸衰竭等致命风险。 麻醉科陈锴主任医师、卫炜主治医师主动迎接挑战,在详细研究患者病情后,制定了个性化麻醉方案,采用快速诱导,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。他们操作谨慎,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,在不触碰瘘口的前提下完成气管插管,为手术争取到稳定的“开端”。骨科马宪军技师则运用手术小C臂机,为手术提供实时影像引导,在手术中,医生们通过内镜、X线和造影技术,清晰看到食管和气管的内部结构,准确找到瘘口位置,让支架的放置更精准、更安全。
刘鹏飞主任、郝婷婷副主任医师、呼红艳主管护师在C臂机的影像支持下,手持内镜、导丝、支架,小心翼翼地操作。在麻醉科维持患者稳定状态的同时,顺利将支架送至瘘口,缓缓释放,支架像定制的“补丁”,严丝合缝地贴合瘘口,彻底阻断异常通道。手术约15分钟结束,速战速决,最终取得成功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术后呛咳大幅减轻,肺部感染得到控制,逐渐恢复往日生机。
这次食管覆膜支架修补食管气管瘘手术的成功,是消化内科、麻醉科与骨科协同作战的胜利。它展现出多学科协作在攻克复杂病症时的强大力量。未来,各科室将继续紧密合作,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新生,守护生命的健康防线。

